欢迎访问新轨迹移民官网!
其他动态
中国人还是澳洲人?天生的矛盾体!华人移民第二代,一种特殊的存在...


导语


澳媒《ABC》近日报道了一种现象:由于早期移民来澳的华人忙于生计,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掌握新的语言,因此,他们的孩子,从出生时就背负着一个任务——给父母做“私人翻译”,又叫“语言经纪人”。



语言

经纪人

当全家只有你会说英文


邱安妮(Anne Chiew,音译)每周都要去看望79岁的母亲,每次去都有固定的仪式要做。

晚饭前,母女俩都会坐在厨房的桌子上,有条不紊地打开这一周寄来的所有信件。

接着,安妮把这些英文信件,一封封地翻译成粤语给母亲看。

这就是她在澳洲成长的过程中,一直扮演的一个角色。



翻译角色是天职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安妮的父母从广东新会移民来到澳洲墨尔本。

为了在新环境得以立足,爸爸妈妈迅速投身于谋生中,忙着做中国侨民的生意,不需要也没时间去学习英语。





因此,当安妮出生时,翻译的重担就落在她肩上,这仿佛是注定要继承的天职。

安妮常常要和父母一起去银行,开户、存款、取钱,所有的沟通都由她一手包办,父母就站在身边,等候安妮的翻译。

那时候,安妮需要踮起脚尖才能趴上柜台。




到了今天,安妮依然要每周给父母翻译一次信件。

如果遇到比较紧急的信件,等不及周末再来看,母亲就会打电话给安妮,艰难地把英文字一个一个读出来,安妮就努力地解释它们是什么意思。





“所有的邮件,表格,来自学校的信函,不但要为他们翻译,还得帮他们填表,如果遇到我不认识的词,一定要去查字典设法弄清是什么意思。”安妮说道。



小人儿有大作用


对于像澳洲这样的移民国家来说,在许多家庭中,儿童为父母充当翻译的做法非常普遍。

西悉尼大学心理学讲师Renu Narchal正在着手研究移民儿童在童年时期担当翻译,对家庭和自身会有什么影响。


“大多数孩子从八九岁开始就充当翻译,这是移民儿童对父母的义务,因为他们看到父母因为小事烦恼,都会想自告奋勇帮他们解决。”


其中,只有一个孩子在家中做翻译的情况十分常见,而且大多是最年长的孩子,或者是女儿,来充当这个角色。

因为女孩的口头表达能力往往比男孩发展要早,出于文化观念,移民父母也会认为女儿更能胜任做翻译。



移民父母常常需要孩子在医生、房产中介和律师面前进行翻译


“这些复杂的事情其实已经超出他们的认知思维和能力”。


Renu Narchal认为,移民儿童为父母作出的的贡献,并没有获得承认,尤其是在澳洲。




孩子“甜蜜的负担”


Renu Narchal还进行了一项匿名调查,了解澳洲移二代童年时充当翻译的经历。


1/4的受访者表示,这段经历非常艰难,因为要替父母翻译,他们经常被要求不能去上学。


失去和同龄人玩耍的时间,过早接受复杂的外部资讯,有的受访者甚至说,由于难以履行这一家庭职责,他们考虑过退学。


另一个挑战是,孩子们往往要被迫传达属于成年人的话题,例如粗话,或者坏消息。

可是如果不如实翻译,又会造成更大的麻烦,比如说医疗信息。



现在,澳洲已经不允许子女在医院里为父母翻译,但对家庭医生诊所来说,这种现象依然很常见。

从翻译者到决策者


翻译做多了,孩子们最后反而成了做决定的人。





安 妮 说

一开始给父母做信件翻译,后来还得告诉他们接下来应该做什么,步骤是什么,“这对一个八岁的小孩来说很不寻常,对吧?”

“人们常常说,随着年龄增长,孩子会反过来成为照顾父母的人,但我从小学四年级就开始照顾他们了。”


这样的一个快速转变,给安妮造成了不少压力。

如果她有什么东西不懂,也不知道该向谁求助,安妮无时无刻都要谨记对父母负责,因为,父母能依赖的人,只有自己。


不过,这种“特殊”的关系,无形中也拉近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距离。


澳洲

移二代的

苦与乐


苦:我是中国人还是澳洲人?


移民二代的存在,在澳洲一点也不新奇。

大部分移民一代对中国文化的认同非常强烈,到了第二代、第三代,这些认同感就开始递减。




海外华人总是把自己的民族认同感强加于自己的后代,却往往遭遇滑铁卢。

典型的ABC(Australian-born Chinese,American-born Chinese)、BBC(British-Born Chinese)应运而生。





不少在海外出生的移二代坦诚自己于中国文化渊源不深,有的更没有中文名字,淡化了华裔身份


爸妈常让我说自己是中国人,但我却没那么大的感觉,中国对我来说太陌生了。


在移二代的世界观形成时,中国文化、中华民族这些元素对他们而言,太渺小、无足轻重。


乐:积极价值观是我的优势


不过,这种现象真的没有一点好处吗?

作为澳洲的中国族群,在一些事情上反而更为便利。

会说中文、懂中国文化,这些独一无二的优势不知不觉扩宽了就业的知识面,能做很多local做不到的事


在学术上,移二代的优势更加突出,尤其是亚裔移民群体。



有研究者们认为,他们之所以能表现优秀是因为有积极的价值观:


将自己与还生活在国内的人进行比较,

从而用更积极的眼光看待自身处境。



而父母的高期待,父母的辛苦打拼,做出种种牺牲来换取自己更优越的生活环境,这些都是刺激移二代更加努力的原因。



感动

做爸妈的贴心小棉袄


在许多移民小孩十多岁的时候,父母在很多事情上都会和翻译者交流,这使得子女之间一直保持互相尊重、无话不谈的关系。

到了今天,像Anne这样每周一次的翻译仪式,也让子女关系更加亲密。





网友评论▼

@不不不De熊兜:真好,母女感情肯定很好吧,好羡慕

@茜vickychen:很温馨啊,每周有固定的时间和父母在一起,一起移民多好啊,省得牵肠挂肚

@死肥gap要飞:是,父母的翻译,感觉也蛮甜蜜的


Buzzfeed此前曾做过一个采访:


有个说蹩脚英语的父母是什么体验?



里面提到了给父母做翻译的感受。


“他们牺牲了太多…”



“我很小就开始了解父母了…”



“报答他们的一种方式…”



是的,也许许多出生在澳洲的移民二代,无从选择。

面对陌生的民族情结,你感到无奈,面对英语不好的爸妈,你感到苦闷…

但是有一件事不用怀疑,那就是,父母终其一生,努力拼搏,都是为了给你带来更好的生活。



有意想了解更多,请联系新轨迹移民

黎先生

13928884746

苏小姐

13926114284

新轨迹移民助力圆您移民梦







马耳他
马耳他护照移民
塞浦路斯
圣基茨
圣基茨护照移民
塞浦路斯永居项目
圣基茨
圣基茨护照
澳大利亚
132签证
186签证
188A签证
188C签证
187签证
188B签证
188D签证
马耳他
爱尔兰
塞浦路斯居留签证
塞浦路斯护照
塞浦路斯
葡萄牙
葡萄牙黄金居留许可项目
个人投资移民
爱尔兰投资居留计划